偶然翻到了淘宝里面的一页:最伟大推销员马云:让eWTP自由贸易惠及全球80%中小企业。这篇B20的重头文章显然是针对G20有备而来。
知道淘宝网,大概不超过10年,这十来年,阿里巴巴的确是个奇迹。在国内的经济界,阿里巴巴无疑吸引了最多的目光。每一次大的举动,投资、入股、项目等等,都是聚焦点。马云,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
回顾当年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创业路,马云最初的游说显然是不成功的。今天的成功,是在艰苦奋斗之后积攒起来的。今天面对G20的提议,是否会比当年初创时有效?一个世界级富豪的短篇幅游说,是否一定比毛头小子的苦口婆心更有力?我们拭目以待。
只是,这eWTP貌似是阿里巴巴模式在更多国家的推广而已,说白了,最终也许是出现多个国家的、模式高度相似甚至相同的阿里巴巴美国版,淘宝南非版?
商业走互联网之路,的确是一种办法。但是不是所有的商业都走互联网之路,都以互联网模式为最终的归宿,这,可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我曾经在阿里巴巴(不是淘宝)里买过在本地买不到的小玩意,批量。价格比淘宝更便宜,而且是从相距上千公里的外省。没有阿里巴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的确便利,起到了互通有无的积极作用。
但,还是但是,信息过于透明的结果是价格战的不可避免性。卖家说,几乎不赚钱。是的,肯定不赔钱,赚多赚少而已。对阿里巴巴平台价值的衡量,从卖家角度看,需要综合衡量才知其利弊。是获得更多交易机会的益处更大,还是价格过于低廉影响企业运转的弊处更大?一定不可能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得出益处更大的结论。所以,阿里巴巴到底受多少中小企业的欢迎,以及到了多数都在人口、经济体量、消费习惯与中国有很大差距及很大差异的其他国家,还可以受多少中小企业的欢迎,恐怕是个未知数。凭借阿里巴巴目前的经济实力,也许已经摸清了各国的底细?或者大体知晓了相当多数国家的情况,而有信心推广至全球?
自从有了互联网,人们好像对天下大同的渴望及可预期性有了空前提高。这,真的是有底气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