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的解读,最有名的当推韩愈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天收到了学生送的小礼物,便又想起了这个话题来。(我居然一不小心透露了博主的职业!下次注意!)
去年曾经特意去拜访孔庙。在万世师表前,踌躇万分。既有愧对先人、力有不逮之叹,却又总想起一些可能还不如自己的人来,给自己一点阿Q精神聊以自嘲。
虽然不是每年都会有学生表示心意和送些礼品来,但回顾自己,却总是对自己的老师心怀感恩而几乎没有过心意的表达,语言和礼物都算上。
也许真的是真正的感激不在于外露的表现。身为教师的我,当然更希望上课时他们表现出被吸引的样子(姑且认为自己有这样的魅力吧),而不是给我送些什么。
我与那些可能被我看不上的人的最大的不同,也许就在于,多年之后,我还是会和现在一样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我的学生们,而不是看毕业多年以后的他们是不是当了官发了财是否有能力去招待我。
但既然我都沦落到了要与“后进”比较以谋求优势和心理安慰的程度,也许早晚也一样的变成了唯利是图的一族。则今日之言,都要成为鬼话了!
白天偶遇某同事,玩笑地说我自己虽然有课,但很羡慕她能去开全校大会,聆听训诲——她说我虚伪。
依我看,韩愈的话虽然有理,但在今日,应该让首位与“不虚伪”三个字。
一截粉笔,一副眼镜——这是真老师的真切写照。
向我心存感激、此生不尽的恩师们,致敬!